工人日报-中工网记者 刘旭
在国网铁岭供电公司一场特殊的“大考”中,一线员工们经历了一场从57%到96%的华丽蜕变。这场覆盖全员、贯穿全程的技能考评,不仅检验了员工们的真才实学,更激活了产业工人队伍的内生动力,有力推进国网辽宁公司岗位晋级体系顺利实施,为公司高质量发展锻造了一支技能精湛的“铁军”。
“注意操作规范!”在铁岭供电公司实训基地,考评员正紧盯员工们的每一个操作细节。这是该公司正在进行的配电专业技能实操考评现场,287名一线员工轮番上阵,展示自己的真功夫。
在实训基地,记者看到了员工们用废旧物资自制的670余件教具。“这些教具不仅节省了成本,更锻炼了我们的创新能力。”变电检修工刘师傅边说边演示着自制的变压器检修模拟装置。该公司投入改造的1.3万平方米现代化实训场地,已成为员工们提升技能的“练兵场”。
铁岭供电公司依托升级后的场地和资源,成功开展实操培训19期,全面检验并优化了实训基地运营功能,建成“2+N”地市级共享型实训分基地,为大规模、高标准的能力评定奠定了坚实基础。
为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,铁岭供电公司今年在省内率先构建了配电、变检专业4个工种的技能岗位评定晋级管理体系。首轮考评结果却给所有人敲响了警钟——平均通过率仅为57%。
“这个数字让我们看到了差距,也找到了方向。”该公司人资部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,他们立即针对未达标员工开设了3期专项强化培训班,并邀请国网辽宁技培中心28名高级考评员分赴12个考点全程驻点指导。短短数月后,补考评定的通过率就跃升至近96%。目前,累计完成实操考试1527人次,以考促学、以练促干的氛围日益浓厚。
铁岭供电公司将能力评定结果深度融入人力资源管理,建立了“考、培、评”一体化机制,为194名三级、61名四级、32名五级技能员工精准“画像”,有效实现了员工实际能力与岗位要求的精准匹配。特别设立的6个月“能力提升缓冲期”,既体现了严管,更蕴含着厚爱。“第一次没过很着急,但公司给了补考机会,还保留原岗级薪酬,这激励我加倍努力。”配电运检工纪博会说。
如今,该公司已支持12名员工实现自愿岗位调整,形成了“技高者多得、多劳者多得”的鲜明导向。“以前觉得干好干坏一个样,现在有了清晰的晋升通道,大家学习劲头更足了。”老员工李江师傅感慨道。
迎尚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